晚上跑步的间隙,和家里通了几个电话。
一直埋头工作,也是有段日子没有跟家里联系了,听着老人家日常的唠叨,竟然有些亲切。
也不知是现在情况少了,还是报道上见的不多,留守儿童,留守老人的新闻最近都没怎么见了。
但老龄化的趋势在蔓延,当下留守老人的数量,相信也不是少数。
能否有相应的服务区满足他们,解决他们的相关需求,也是很值得重视。
就拿自己来说,为了方便联系,给家里老人换上了智能机。日常接打电话还不成问题,可如果微信视频之类的,就有难度了。
更不用说,时间长了,手机被广告引导下了其它东西,或者误点了什么设置,一个电话隔着两千多公里,总是干着急。
老人家身边没啥人,周围的老头儿们也是一问三不知,青壮年们又都在外奋斗。
本就是一个很小的事情,但在他们面前,就是一道看不懂的数学难题。
也难怪国家要求各大手机厂商,要生产适配老年群体的手机,未来的老龄化,只会越来越严重。
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家的寿命越来越长,围绕着老年群体的各种需求,是否也会成为年龄阶段上的“下沉市场”?
时下流行的各种新消费,更多都是针对少年,青年,针对老人的市场,难道只能主打“怀旧”这个招牌么?
是否也可以针对老人,针对性的打造适合他们的社交、娱乐、游戏等产品?
一点小思路,不成建议,权当日常小杂想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