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°

乌江在哪里(乌江入长江口在哪里)

  在“贵州江河行”系列报道中,乌江应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这条大河的历史文化以及所带来的经济变化,对贵州乃至长江水系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  全长1037公里的乌江,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。发源于贵州乌蒙山区,流经威宁、赫章、毕节、息烽、开阳、遵义、湄潭、凤冈、余庆、思南、德江、沿河等地后,于彭水进入重庆地界,最后在涪陵汇入长江。

  乌江又分为南北两源。南源三岔河发源于威宁县盐仓镇石缸洞,是习惯上的乌江干流;北源发源于赫章县辅处乡,被称为六冲河。

  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,在历史上第一次被称作“乌江”,据称是在元代,蒙古人南下时,因发音问题,将“黔江”记录成“乌江”。

  作为重要的水道,乌江与赤水河一样,见证了历代贵州先民的耕种劳作,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通江达海的梦想。

  曾经桀骜不驯的乌江,如今从上游而下巍然矗立着九座大坝。昔日磅礴变轻柔,当年雄浑成宽厚。高峡出平湖,作为贵州第一大河的乌江,今日的通航能力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,而贵州丰富的水利资源也借由乌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。

  上善若水,也许正是对乌江最贴切的注脚。

开贡、炼丹、运盐贵州第一大河乌江,有着怎样的前世?

  鸟瞰乌江

  A 溯源

  石缸洞里流出一条大河

  宋连英挑水的地方,叫做石缸洞。洞口,被一座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覆盖,周边长着4株核桃树、3棵杉树,这里是乌江之源……

  一个多月没有下雨,门前核桃树上发出的嫩芽,颜色灰白。地里正在发芽的玉米苗,是宋连英连日挑水浇灌的成果。

  威宁县盐仓镇营洞村,是乌蒙山区腹地一个被高山环绕的村落,石漠化十分严重。好在,十多年来,人们持续不懈种下的松树,有不少已成活,让这个村子一年四季都有了绿色。

  宋连英挑水的地方,叫做石缸洞。洞口,被一座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覆盖,周边长着4株核桃树、3棵杉树。“这是乌江源。”59岁的宋连英,指着石缸洞周边的若干块石碑说,经常有人来这里寻源、搞活动。

  这是一个面积约4到5平米的水凼。不规则的水凼,形似一个“水缸”。清澈的泉水,从石缝中涌出,注满“石头水缸”后,从缺口溢出,顺着水沟,缓慢流淌。

  沿着石缸洞溢出的水流而下,是或尘土飞扬、或卵石密布的耕地。但从石缸洞流出约500米远后,水流消失在地表。

  地面存不住水,是乌江源头地区最大的问题。“三天不下雨,包谷就要卷叶子。”宋连英说,由于干旱缺水,这里的包谷产量很低。

  散居在石缸洞周边的,有约40户人家。乌江源头总体依旧恶劣的大环境,使得他们只能祖辈在石头缝里刨食——在石漠化严重的地里,大量种植耐旱农作物马铃薯,有时也会播种产量更低的荞麦。

  石缸洞口最大的核桃树,是宋连英家的,一年能摘4到5箩筐核桃。她说,基本上不用拉出去,在原地就能卖出去,每斤5元钱。“种核桃,收成不错,但结果的时间太漫长。”她说。

  种果树,是威宁县政府近年来引导村民们摆脱贫困、恢复生态的手段之一。但由于多数农户仅习惯于将投资期长的果树,种在房前屋后、田间地头,不愿大规模种植,只好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,发展大户带动。

  距石缸洞一公里左右的花渔洞外,29岁的村妇刘英,正在一块地里观察樱桃树的生长情况。这些樱桃树,有40到50厘米高,是今年初流转村民土地种下的。

  花渔洞,是因地下河水出露地表形成的。据称,下大暴雨时,偶尔还会有一种体表分布灰黑花纹的鲢鱼涌出。但肆虐的洪水,经常冲毁河堤、道路、农田。

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,花渔洞小流域被纳入治理范围。山上比成人拳头略粗的松树,以及新种的樱桃等,都是小流域治理的项目之一。

  为了保护生态,喜欢啃食树皮的山羊,被限制规模,即使要饲养,也只能是圈养。在威宁县乌江流域,仅在板底乡的百草坪上,才能看到放牧的成群牛羊。而这里,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彝族原生态戏剧撮泰吉的传承地。

开贡、炼丹、运盐贵州第一大河乌江,有着怎样的前世?

  乌江晨雾

  B 问水

  水陆码头演绎丹砂传奇

  秦代,乌江边上有一名叫“清”的寡妇,依靠开汞、炼丹的高超技艺,成为当时“第一女富商”,控制着其巨大的“商业帝国”……

  沿河县洪渡镇,乌江干流贵州境内的最后一段。江的对面,分别是重庆市管辖的彭水和酉阳县。

  这里,因发源于遵义中东部的洪渡河流经而得名,是乌江边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。据记载,唐代的洪杜县,也因此而得名,并就在这个地区。

  溯洪渡河而上,可达遵义市管辖的务川县、凤冈县等地。十多前,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,在洪渡河边的汉墓中,发现了丹砂。

  考古学家们由此确信,至少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,乌江流域的人们,已有了大规模化的工业活动——开采丹砂、练汞。

  丹砂,是提取水银的汞矿,古时候还是炼制“长生不老”丹药的主要原料。一些人认为,乌江边的丹砂开采,或可追溯到更早以前的秦代。那个时候,追求“长生不老”的丹药,在权贵中风靡。

  秦代,乌江边上有一名叫“清”的寡妇,依靠开汞、炼丹的高超技艺,成为当时“第一女富商”,拥有规模上万人的私人武装,控制着其巨大“商业帝国”——开采汞矿提炼水银,捐献巨资助秦始皇修建长城,为骊山陵墓提供丹砂和水银。

  远在数千年前的清代,蕴藏丹砂的乌江及洪渡河两岸,或许正是寡妇清控制的工业帝国核心区。今天,铜仁市万山特区、遵义是务川县,还有很多古代开采汞矿的遗址。

  司马迁的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,对“清”的记载,是76个字。据称,关于这个叫“清”的女人,后来有人根据测算认为,她拥有的资产,富可敌国。

  洪渡镇对岸,是重庆市的酉阳县和彭水县地界。在蓄水后,淹没区的一些移民打破行政区域界限,按自己的意愿,相互住到了邻省的地界上。两岸的孩子们上学,村民购买合作医疗保险,也不分渝黔。

  “其实,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,那就是乌江。”45岁的刘凤英说,世代生活在乌江边上,共享乌江,从未分过彼此。

  土生土长的洪渡人刘凤英,经历过洪渡镇最后的繁华——她上小学时,父亲在集镇的搬运队上班。“他的工作,是从船上卸载物资,或者往船上装物资。”她说,船队聚集最多时,几乎占据了半条江。

  数千年前,寡妇“清”的私人武装,常在洪渡镇的码头上,敦促工人们将获取的丹砂、丹药、水银装船,然后顺乌江而下,进入长江逆水而上,再转入岷江,最后经陆路,进入关中。

  但今天,如同被江水淹没的红渡古镇一样,乌江上的汞矿、水银运输船队,以及洪渡河岸边的汞矿开采、水银提炼业,已被更好的产业取代。

开贡、炼丹、运盐贵州第一大河乌江,有着怎样的前世?

  江边村落

  C 寻古

  百年盐号讲述乌江往事

  在以航运为主的数百年前,思南从一个小码头变成重要的商品集散地。曾经的思南富甲黔中,被誉为“黔中首郡”。

  铜仁思南,历来被认为是乌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。

  某种意义上说,这是一座“因河而生”的县城。明清时期,满载着桐油的商船从这里顺流而下,进入涪陵并汇入长江;而来自四川、两湖、江西等地的盐巴、生铁等重要生活生产资料也随着这条“黄金水道”进入黔境。

  在以航运为主的数百年前,思南从一个小码头变成重要的商品集散地。曾经的思南富甲黔中,被誉为“黔中首郡”。从卢家码头拾级而上就是安化街。“周家盐号”、“刘家统子”等古建筑群青瓦盖顶、雕龙刻凤,让人重回旧时光。

  周业洪是周家盐号的第三代传人,数十年来一直守护着这份祖业。

  周家盐号坐西向东,是一座木质结构四合院。分为正房5间,两侧厢房6间,对厅5间和厨房、盐仓、前后花园龙门。整个建筑占地1500多平米,使用面积为900多平米。大小房间50余间,布局合理,造型大方,工艺精湛,是思南当年贩运销售食盐商号和居家为一体的宅院。

  周家盐号最初的主人周镐璜,19世纪30年代出生于乌江下游的龚滩。年幼失怙,家道维艰。年仅十多岁时就身带一把短刀,只身来到思南。先是投靠亲友做点小摊生意,后来经过一番打拼, 涉足盐业贩运批发。于19世纪60年代,步入事业的黄金期,在众多的盐商中脱颖而出。清道光年间,他耗资3万白银,在思南的黄金地段建造了这座豪华的宅院。

  周宅至今仍保存着当年运盐的木船、称盐的石砝码等物件,再现了乌江“油盐古道”的景况。大宗的盐务购销,带来的是大量的银元流通。当时的人们制作了高度相当于一百个银元的“钱凳”,用于盘点银元,堪称点钞机的“雏形”。

  庭院内尚保存有当年的盐号衡器、石砝码等,上刻“斤两”字样,清晰可辨。雕花椅、雕花床制作精美,木质的茶壶台古色古香。而宅中木门上还可见当时的家训:“创业惟艰,守成不易”云云。

  从思南县城乘船出发,数公里外便是白鹭洲景区。乌江边的崖壁上,至今保留着深数十公分的摩痕——这些都是当年纤夫们拉纤留下的印迹。

  据史书记载,从现今的重庆涪陵到贵州思南,乌江古盐道上的盐号星罗棋布,仅思南一地就先后存在过70多家盐号建筑。时过境迁,多已烟消云散,现今只剩周家盐号了。

  回忆起周家盐号的“前世今生”,周业洪感慨万千,这座饱经沧桑的宅院,在“文革“期间被幸运地保存了下来,在本世纪初的一场与房开商的经济利益博弈中,由于周业洪的“抗争”和“坚守”,这座盐号的历史博物馆未被高楼大厦所取代,并于2006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成了黔渝两省最后的盐商建筑,千里乌江两千年历史的唯一见证。

「点点赞赏,手留余香」

    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
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
    所有的伟大,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!
欢迎您,新朋友,感谢参与互动!欢迎您 {{author}},您在本站有{{commentsCount}}条评论